连城概况 中国·连城旅游网:中国·连城旅游网    中国·连城旅游网:2015/12/1 11:04:00    中国·连城旅游网6228中国·连城旅游网

连城县位于福建省西部,武夷山南段东侧,境内中部偏西是一片自北向南的串珠状河谷盆地。东及东南部为玳瑁山脉的梅花山中山区,约占全境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地势较高。这里岗岭重叠,群山起伏,峰壑纵横,涧流密布,其中曲溪的将军山是县内水流三江的起源,就是它孕育了境内似网状叶脉辐射四周的溪流,使之经闽江、汀江、九龙江奔腾入东海和南海;西部为武夷山支脉的松毛岭次中山区,峰峦耸峙,形势险要,成为处于长廊盆地中的县城西北部屏障,松毛岭亦成了与邻县长汀的自然分界线。全境多为低山丘陵盘踞,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总面积2579平方公里。据出土文物考证,连城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栖息繁衍。目前全县人口为33万,县辖莲峰、姑田、庙前、新泉、北团、文亨、朋口、莒溪8个镇和四堡、罗坊、塘前、揭乐、林坊、隔川、宣和、曲溪、赖源9个乡。县境东邻永安,南接龙岩、上杭,西连长汀,北靠清流。县城莲峰镇距省会福州交通里程400余公里,距厦门300余公里,是闽西腹地及赣南内陆出海的通道。

北宋以前,连城为长汀县辖境,南宋绍兴三年(1133)置县,属汀州府,今属龙岩市。境域在建国前无多大变化,新中国成立后,长汀的罗坊、四堡、宣和,清流的塘前等乡和上杭、龙岩交界的部分山村先后划归连城,面积比原来扩大了360多平方公里。境内由于远古地质演变,经历多次的构造运动而形成发育完整的各种地层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查明藏量较大的有煤、锰、铅、锌、钨、铜、钼、铋、膨润土、高岭土、稀土和石灰石等。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冬短夏长,无霜期282天,属海洋性季风气候,适于作物生长。森林覆盖率达82%;峰峦雄浑奇险,景色旖旎;溪水清澈明净,沁人心脾,堪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但在长期的封建制度统治下,广大劳动人民难以分享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切,而被压在社会底层过着牛马般的苦难生活。勤奋勇敢的连城人民,在历史上曾为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反对异族的侵略,为民族和自身的解放,为建立人民共和国而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前仆后继,作出了无私的奉献。在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光辉历程中,他们艰苦创业,奋勇当先,写下辉煌的诗篇。

连城建县800多年来,有800余年处在封建帝王和军阀的统治之下,连年的兵燹和官吏的横征暴敛,豪绅地主的欺凌剥削,土匪的劫夺和奸商的盘剥,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长期以来,田园荒芜,城镇冷落,经济萧条,连城人民为了自身的生存,为了民族和国家的生存,长期抗争。早在宋代就有彭孙、李文庆在抗击异族入侵,保卫祖国边疆和海防斗争中,立下过不巧功勋。元末,有罗天麟、陈积万为首的农民起义,他们先后攻占汀州,转战归化、将乐,直抵顺昌,进逼延平(今南平),沉重打击了元朝的封建统治。清代有任台湾水师提督的邑人邹经,抗击越南、日本海寇,保卫祖国海疆和台湾海峡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海上航道的畅通。辛亥革命前后,有邑人沈毅民等追随孙中山,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和反对袁世凯窃国而英勇献身。

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当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求学的连城青年学生,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积极编印各种刊物,宣传革命。在北京有《莲峰月刊》,在广州则与汀属各县旅穗同学联办《汀雷》,这些刊物源源不断寄回家乡,激起广大青年学生反帝、反封建爱国热情。1926年冬,连城县立中学青年师生创办了《莲钟月刊》,宣传革命,鼓舞群众,揭露贪官,指陈时弊,这些刊物的出版与传播为革命作了舆论前导。1927年,回乡学生俞炳荣建立了第一个中共连城支部。1929年春,成立中共连城临时县委,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当年,朱德、毛泽东率红四军多次入闽,在红四军的帮助下,6月16日,李云贵、俞炳荣等人发动和领导了震撼闽西的“连南十三乡暴动”;罗洪世等人领导了莒溪暴动。这些暴动掀起了连城人民打土豪、分田地、烧契据、开仓分粮的革命狂澜。地主豪绅、民团土匪仓皇逃走。12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在新泉进行了“新泉整训”,为古田会议作准备。连城进入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年代,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和省里任军政领导的张南生、杨尚儒、江一真、项南、杨采衡、俞炳辉、李德安、俞清标、余升云、傅林标、张明、黄鹏、张和生等,都是这时期参加革命的连城儿女。他们在当年,为建立红色政权、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而出生入死,英勇奋斗,在反“围剿”以及红军长征北上后的3年游击战争中,连城人民历尽艰辛与敌人浴血奋战,成千上万的英雄儿女在敌人的屠刀下牺牲,妇女儿童被拐卖,不少家庭成了灭绝户,不少村庄遭到敌人的烧杀掳掠,被夷为平地。但革命的红旗并没有因此倒下,这里仍是游击区,人民仍在打击敌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保持了20年红旗不倒,而载入革命史册。新中国成立后,登记在册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烈士就有1506人,还有为数众多的优秀儿女,在革命中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成为无名英雄。抗日战争时期,连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一致对外的号召下,投入到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去,不仅青年一代踊跃奔赴抗日前线,就连许多年过花甲的老人也请求到前线杀敌。当时国民党福建省党部迁设连城,国民党福建省抗敌后援会亦同设连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连城人民为了支援前线,争取民族战争的胜利,节衣缩食,为抗日战争捐款捐物,成为福建省抗日后援的排头兵。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又发动内战,连城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奋起反抗,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反饥饿、反独裁、反内战的斗争;配合党所领导的游击队袭击敌人,宣传党的政策,策动地方武装力量起义投诚,脱离国民党的统治。在前后四年的解放战争中,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英勇奋斗。

1949年11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省军区龙岩第八军分区驻连城军事代表团正式接管连城,宣布连城解放。从此,连城人民彻底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成为国家的主人。1950年6月1日,连城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随之建立了区、乡人民政权,全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连城在祖国的经济文化史上,亦有自己辉煌灿烂的一页。中国雕版古籍四大印刷基地之一的四堡印刷业,和饮誉海内外的姑田、莒溪土纸生产,是连城文化史上两颗耀眼的明珠。

明代万历初,雾阁人氏杭州仓大使邹学圣退隐回乡开创了四堡印刷业直至清代,在前后300余年中,从小到大,从少至多,发展成为古文化集镇。那时各家各户几乎都卷入印刷业务中去,全乡书坊林立,印刷工场与住房紧密结合,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作坊体系。成为明清时期中国雕版古籍的四大印刷基地之一,它为传播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全国各地研究文化史的学者和日本、美国等在华专家、留学生,还不断地前往四堡探寻沉埋已久的历史遗迹。

姑田、莒溪等地的土纸,与四堡的古籍同为连城的文化明珠,两者争相辉映,相得益彰。姑田的土纸生产,亦始于明代万历年间,至清代、民国发展到极盛。所产宣纸、连史纸、黄榜纸和贡纸,是专供上贡封建朝廷作为诏令、奏章、布告一类的书写纸;连史纸和玉版纸是印刷珍本古籍的高档纸张;宣纸是专为书法、绘画所生产的专业纸。到了民国时期,南洋诸国卷烟生产盛行,连史纸等亦被用作烟纸或高级账簿用纸,因此,连同玉板、玉扣等类土纸远涉重洋销往泰国、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缅甸、日本、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为发展海外贸易作出贡献。在连城土纸生产鼎盛时期,全县纸槽(厂)多达1000余户,年产纸10多万担,成为连城历史上商业经济一度活跃的主要支柱。“‘金姑田’、‘银莒溪’,百万富翁七、八十”的说法,就是这个时期手工造纸兴盛的真实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机制纸取代了手工土纸,但是连城手工宣纸的盛名,至今仍然闻名于世。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连城人民创造了特色客家文化,主要有族谱、语言、民俗等文化,它既保留中原古风,又凸显强烈的地方色彩。

族谱源流文化:连城33万人口中,现有姓氏过百,大部分姓氏有族谱流传,如:吴姓、马姓、邹姓族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修撰工整真实。姓氏族谱可以考究客家人南迁的历史背景和族脉,一直相传至今。

丰富的语言:连城方言可称“世界之最”,(即最为复杂难懂),有“五里一方言”之说。据方言研究专家考证,连城方言主要分成六大片,即:城关及近郊片、罗坊片、四堡片、下南片、姑田片、赖源片。各大片中又分各个小片,故有“六大片七大类三十四种”之称。连城方言一方面保持客家语系基本称呼、音节等特色;另一方面又有自己的节奏和语感。语言学家认为这与客家迁徙环境有关,受战乱和纷争影响,客家人的语言交流自创了“黑语”,在小范围内流传而不受外界制约,但“黑语”毕竟会流传,流传后即与母语发生微妙的变化。

连城不但语言复杂,就连长期流传下来的民歌也各村不同,种类繁多。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连城人民经历了土改、镇反、一化三改,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连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步形成今日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崭新面貌。

更多旅游资讯
连城罗胜村:山水,仁风2016-08-09 这是一座有着900多年历史的古美村落。山岭逶迤,把村落围得铁桶一般严密。绿水缠绕,给村落带来鲜活的梦..更多详情>>
连城县基本概况和主要旅游资源简介2016-07-26 基本县情连城县从行政区域上说是福建西部地级市——龙岩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龙岩西北部,全县土地总面积2..更多详情>>
2016-08-09连城罗胜村:山水,仁风
2016-07-26连城县基本概况和主要旅游资源简介
2015-12-02温泉之旅
2015-12-01旅游名片
2015-12-01连城概况
公众号连城冠豸山 服务号 i游连城 新浪微博 i游连城
CopyRight © 2020 中国连城旅游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连城县莲峰镇观景路1号 电话:0597-8931866 邮编:366200 未经授权 禁止复制转载 版权所有:闽ICP备17012859号-1 技术支持:梓斌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