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公园 > 正文
对自然博物馆自然教育的探讨
2022/4/8 11:44:00      浏览:467连城县旅游局           来源:冠豸山风景区管委会


近年来,自然教育理念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不论是政策引导、市场需求、机构设置的日趋变化,还是受众的不断增加,都对我国的自然教育系统、方式、途径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自然博物馆作为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的专业机构,与“传统”的自然教育方式相比,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而,充分发挥自然博物馆的自然教育功能,有益于推动我国自然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1、什么是自然教育?

1.1自然主义与自然教育

自然主义(naturalism)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被解释为是一种哲学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存在和事件无论其内在性质如何都是自然的,宇宙间的一切知识都归于科学研究的范畴。自然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坚持从自然的角度去解释万物,将自然看做一切的源头。只有了解自然规律,按规律行事,才能实现人本身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自然教育(naturalism education)是自然主义哲学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201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学习 和可持续发展主席阿尔杨·瓦尔斯提出,自然教育是面向全体民众,以青少年为重点的教育活动,自然教育是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通过自然教育增强公众对生活环境的认同和归属感,从而促使他们去主动保护周边的环境,关心当地的环境问题。

简言之,就是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观察和摸索周围的环境,感受大自然的奥妙和美好,从而自发学会欣赏自然、尊重生命,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活价值观,自主成为一个爱己爱人爱自然的世界公民



1.2中国的自然教育发展

自然主义思想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老庄自然无为的道家思想。老子在《道德经》首篇就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即是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师法自然、以自然为师,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到了近代,我国近现代教育学家蔡元培力倡“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主张,将中国的自然主义教育发展到了极致。随着我国现代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这些自然教育的优良传统反而丢失了,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

近年来,我国的自然教育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理论与学理方面,更多的是强调儿童的自然教育问题。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与引导,除学校教育外,社会与市场中大量的自然教育机构也相继出现。据统计,2016年我国自然教育机构为286家,2017年则超过2000家,其中,与自然教育密切相关的自然博物馆,已成了公众信赖、教育效果良好的重要的自然教育机构。尽管其市场份额占比仅为“全部自然教育机构的3.95%


2、自然博物馆与自然教育

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是自然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博物馆收藏研究及其衍生出的自然教育是自然博物馆的核心职责。自然博物馆自然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博物馆收藏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自然博物馆的标本藏品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知识,这些知识与自然教育的内容是高度重合的。人们通过自然博物馆标本藏品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可以解读大自然的秩序、理解自然界中的生存法则,如自然发展史、动植物进化演化历程、人体奥秘、濒危动植物的灭绝、沙漠化的危害、水资源匮乏的后果、热带雨林减少的后果、植被减少和耕地的锐减、大气污染对于自然生态和动植物的影响等等。进而培养出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的意识,而这也正是自古以来中西方自然教育所秉持的核心主张。

当然,自然博物馆的实体限制、空间限制、传统展陈方式限制等,同时又决定了在自然博物馆进行的自然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户外或天然的自然环境中的体验式的自然教育。但是,仅仅局限于传统方式,往往难以满足公众特别是城市公众的自然教育需求,因而,创新自然教育方式,拓展自然教育场所,重视自然教育的多样性,就不宜忽视自然博物馆在自然教育中的作用。 



3、自然博物馆自然教育实践

当代自然博物馆在履行其自然教育使命的内容和方式手段上正不断追求创新突破,自然教育的本质内涵渗透进博物馆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以自然史收藏研究为根本功能的基础上,无论是建筑外形、场馆空间结构的设计建设,还是展教活动的策划创意,乃至影视作品、书籍绘本、文创商品等衍生品的开发制作,自然博物馆都在教化社会大众更深入地理解自然教育的真正内涵,唤醒人们了解自身及其所生活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环境,从而更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资源,传承人类文明。



3.1德国森根堡自然博物馆

建于法兰克福市的森根堡自然博物馆,是德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流博物馆之一。该博物馆的陈列方式非常科学,尤其是图形图像的应用,会与青少年进行更为直接的感性沟通,使自然、生物以及科学知识更为有效地进行信息传递;利用高新技术,通过模拟强调视觉感受,纵览地球表面变化等。

除此之外,还专门设立了针对中小学生的博物馆教育计划,德国的中小学生到博物馆来接受自然教育与科学教育成为其必修课之一。这体现了德国国家政策与教育机构对自然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博物馆形式的教育规划。



3.2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构建了面向各类观众、多维立体的教育体系,借助问题导向的教育方式、以人为本的自主学习和动态开放的知识体系,引导观众探究过去、把握现在、思考未来。除常设展区中的实验室、研究室、教育活动点之外,位于地下二层的“探索中心”是馆内特设的一处教育活动场所,以学生团体、亲子团体等为主要观众群体。结合博物馆特色展示资源、衔接学校课程内容,自主开发的教育课程,紧扣学生兴趣特点,涵盖了几乎所有学科门类。活动形式不拘泥于传统的授课,兼顾观察记录、动手实验、主题演示、角色扮演、讨论对话等层次丰富、交叉互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受众科学探究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态度、追根溯源的探索精神。

除基本陈列和临时性专题展览外,还在馆内组织“科普之夏”活动,让学生动手触摸标本;参加“爱 鸟周”“野生动物保护月”活动,带学生进行野外考察;在电视台举办知识竞赛,向公众进行科普讲座,放映科教影片,编写科普读物;主办《自然与人》科普刊物,向全国公开发行。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这些自然教育方式,赢得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3.3天津自然博物馆

天津自然博物馆面对不同观众人群,开发不同类型的讲解词,有针对一般观众的普通科普讲解词、有针对于低年龄段观众的儿童讲解词、有用于政务接待的讲解词、有针对于某一部分展厅的专题讲解词、有深挖展览内涵的专家型讲解词。除此之外,还将讲解进行多元化延伸,开发了特色讲解服务,例如,《我和蝴蝶有个约会》特色讲解,在蝴蝶展厅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域分布以及鳞翅目昆虫的特点进行讲解,在蝴蝶园带观众认识蝴蝶的生境、生活习性、变态发育的生活史,最后以亲子家庭为单位制作属于自己的蝴蝶标本,将听讲解、体验式参观和动手制作充分融合。

此外,天津自然博物馆将科普讲解融入到情景剧中制作成不同主题的科普情景剧,包括《小猪三兄弟》《鸟儿的新生》《谁动了我的菜》《小恐龙成长记》《海洋欢歌》,以及以沙画的形式表现的北疆博物院主题的科普剧《足迹》。以2019年为例,该馆科普剧演出达200余场,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3.4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由中国科学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隶属于1951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馆藏标本和展品主要来自该所多年的研究和收藏积累,以无脊椎动物、古植物和微体化石等为特色。在自然教育方面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第一是面向场馆的互动科普产品,如达尔文实验站,国内首个定制的化石图文地砖等;第二面向公众的文化创意产品,如古生物主题的咖啡厅、古生物训练营等;第三面向虚拟世界的网络科普产品,如智慧导览、3D博物馆等与观众共同学习、探究自然的奥秘,受到广泛好评。

2020,在北京一彩空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设计下,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完成了展陈升级提升改造,升级后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中的《演变中的地球,进化中的生命》科普展览以全新的科学内容、新颖的展陈设计、精美的化石标本、完善的科普服务成功入选“典赞·2021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作品。



总之目前我国全民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接受自然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种形势下,为推动自然教育的不断深入,除了应当重视传统的自然教育方式外,还应当十分重视自然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拓展,充分发挥自然博物馆在自然教育中的功能,推动自然教育。

 

主要参考文献:

1、焦郑珊博物馆教育的实践性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1, 37(12): 110-115.

2、马一平杜雅星张子旋编天津自然博物馆环境教育基地环境与生活2021(9): 60-67.

3、宋向光. "后疫情时代"博物馆教育:新理念和新疆域文博学刊. 2021(4): 46-53.

4、袁园邢俊杰自然教育的多样性探讨——自然博物馆的局限与优势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0(3): 9-13.

5、张小澜浅析自然博物馆自然教育功能的认知与实践发展中国博物馆. 2021, 4: 63-66

6、朱秋婷自然教育博物馆下的儿童美育初探文化产业. 2021(30): 1-3.


来源:北京一彩PURESPACE

转自:龙岩地质公园






CopyRight © 2020 中国连城旅游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 禁止复制转载 版权所有 地址:连城县莲峰镇观景路1号 电话:0597-8931866 邮编:366200 E-Mail:lcguanzhaishan@163.com 备案号:闽ICP备17012859号-1 技术支持:梓斌科技